close
七旬老嫗蔡賢治擺攤販賣受喜愛


2009/11/10



記者陳麗妤/專訪報導



   年過七旬的蔡賢治(如圖)靠雙手編織甜美的家庭,她巧手織衣的速度甚至可以媲美機器,兩天就能完成一件作品。她不僅是孩子最愛的服裝師,四十年的老口碑,她在沙美市場擺攤現場織衣深受鄉親喜愛。她說,織毛衣就像喝水一樣是每天的必需品,早期多仰賴機械;年紀大了坐不住還是雙手可靠,年輕真好!
   織一件長袖毛衣要花多少時間,對一般人而言也許光是整理一圈圈打結的毛線就得花上好幾天了。年過七旬的蔡賢治表示,她從民國五十七年起就學織毛衣,五十八年開店營業迄今從沒停過。興趣使然她將織毛衣比喻成喝水,是生活的必需品;而不管是另一半的保暖衣物抑或是子孫的禦寒上衣,全都是她一針一線所完成。「慈母手中線、遊子身上衣」,她更是孩子最愛的服裝師。
   蔡賢治的先生在沙美街上經商,五十八年起她一邊幫忙丈夫的工作,一邊接訂單織毛衣賺外快貼補家用,一織就是二十多年;七十八年左右夫妻兩結束店裡生意轉而回到故鄉種植甘蔗。她形容,付出愛心、專心、用心照料的甘庶每年都長得特別好,年節時是市場的搶手貨;不過,有些工作還真是挑年紀,這一兩年身體無法負荷,已經無法再從事農作,幸好她還有一項最愛,那就是織毛線衣。
   蔡賢治表示,早期購買的機械織衣機還放在家裡,保存良好還能用,只是年紀大了坐不住,最後還是捨棄機械而重拾手工織衣;想想還是雙手可靠,只要專心織兩天就可以完成一件。
   現在科技發達,毛衣的花樣、圖案都有簡圖可以參考,讓她接起訂單更得心應手,也因為這樣她編織的樣式技巧也愈來愈豐富,更深受老、少顧客的喜愛。她說,不是臭屁,現在只要目測就知道顧客的尺寸、需要幾顆毛線;不過,個性開朗的她,自我揶揄這是臉上皺紋換來的歲月痕跡,她覺得還是年輕好。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430311 的頭像
    B430311

    黃厝三層樓民宿(芋頭餐館)

    B4303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