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海 濱 景 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文/吳卓憲


   


常常去烈嶼上林海邊,總會遇到是一片的防風林。它像是一道牆,牆的兩側是大海與陸地。從遠處看,它是走向大海的指標。一旦靠近,海洋的氣息便會撲鼻而來,並且隱約的可以聽到浪曲與潮音。


 防風林的主體要以木麻黃為主要主體。主要的分佈地帶位於上庫與西方沿海,主要的特性是耐風、耐旱、耐鹽、耐潮、定砂,生長快,是優良的海岸防風造林及行道樹種;它的枯枝可做薪炭材;烈嶼早期用木麻黃果實做「綠豆糕」上之「糕仔花」印章。木麻黃不僅耐風、擋沙,有時還得阻擋沖擊上岸的浪花。木麻黃的存在,是為了捍衛這片土地與人們。造林者安排它們,一定有充足的理由。因為它們面對惡劣的環境中,仍然能夠生存。穿越林間的小步道時,我眼睛不斷的反覆檢視,覺得它們像是同甘共苦的綠色標兵,艱毅紮根於這塊土地,不僅僅是供人賞心悅目,而是與風沙怒潮永無休止的搏鬥。


木麻黃們不分白天、晚上,颱風天、雨天,它們依然廝守在這裡,這些「標兵們」從不移位也不換班輪值,與人工花圃內的樹木真是有天壤之別,也因為經歷無數的磨鍊,也使得木麻黃樹林堅硬異常。


彼此的相處是有緣,團結力量大。防風林的每位「成員」好像是親兄弟。雖然無言無語,彼此卻有默契。我可以感覺出來,木麻黃似乎已經認命的認為一輩子就是在這裡了。走過它們面前,我不得不肅然起敬。由於它們的組合,成就一片綠色世界。看海的人,也可以納涼,喘口氣。


  沙丘



冬天強烈的季風將沙灘的沙吹向陸地,因此,堆積成沙丘。徘迴於沙灘上,尋找著貝殼,看著浪來浪去,似乎海神急於透露著什麼訊息。打著赤腳,踢著海水,灑脫著移動自己的腳步到沙灘上的沙丘,「一個腳步一個印」,踩在那裡,那裡就留下深深的痕跡,著實也別有一番情趣。


沙丘,遠遠的看覺得它很美很可愛。丘塊有大有小,沒人瞭解它何以如此,散佈有致。只知道出海口,土質乾鬆,細土為風吹散,被防風林擋住而日積月累。很少人在此看海,我倒是欣然前往。雖然沙丘看起來荒涼、孤寂。但我倒願意在此留下足跡,人間大地都應該有足跡。


  白鷺鷥


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,而是比較空礦、寧靜。始終忘懷不了的,還有白鷺鷥,在塭岸,在潮溝,在低空中。在陸、在海、在空,都可以看到牠的影子。


確實,比起其他的鳥,白鷺鷥很能開拓牠的領地。無論是山區、海邊。抬頭望遠,不時觸及牠們的影子。牠的一舉一動表現出從容不迫,言行悠閑的樣子。不由得羨慕白鷺鷥,覺得牠「活」的自在,沒啥壓迫感。


海邊的木麻黃是牠們築巢的地方,巢就是家,家貼近大海。但白鷺鷥不往大海裡去,反而去有陸地圍繞的水域。牠們喜歡水和濕地,最喜歡吃的是水中的魚,


雖然牠們吃不了大魚,但小魚可是牠們的最愛。牠們從不覺得飽,牠們是最饞的。


白鷺鷥穿著白色衣賞裳,既撩人又顯眼。一些動物都具有保護色而白鷺鷥卻沒有。或許是沒有天敵給與威脅,讓牠們消遙自在,自得其樂。


在深陷的潮溝中,忽然發現一隻小小的白鷺鷥,不知是否不慎脫隊,或個性孤僻,佇立於溝畔。但基於對鳥的肫尊重,我並沒有吶喊而想引起牠的注意。白鷺鷥一向討人喜歡。牠看起來潔白,像是「白衣天使」。撲翅騰空,一副飄逸景象,非常漂亮,或許這也是我喜歡看海的原因吧!


 


本文摘自金門日報 
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4303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